我尝试用吃来谈文化,并深信用吃来谈,一切将变得不沉重,传统文化往高处看,那是不得了的事,往低处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饮食文化在文化里是保留最为完整,最愿意向人们诉说;饮食同时也是文化的面貌,留往古老味道,回溯久远时光,一起寻访这片土地的故事。
猪油拌饭或许是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或许是不符合现代人的养生观念,变成了即将消失的美味,但却是道让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难以忘却的美食,如今也只能成为怀旧小吃。别小看猪油拌饭这道看似简单的小吃,在早期可算是一道大餐。记忆中父亲把猪板油切块放入柴灶上的铁锅中,小火慢熬,刚熬出来的猪油呈液态状,冷却后会凝固成乳白色的猪油膏,那个年代的餐桌上最常见的菜是豆干、菜脯、海蜇皮,逢年过节才有凭票供应的冻带鱼、冻海鳗鱼、冻花鱼,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的也只有猪油拌饭了。
白米饭一起锅就要趁热拌上猪油,再琳上一点酱油,整碗白米饭就能散发出咸咸香浓的豆油味,不用配任何菜,扒光一碗还意犹未尽,在我看来,猪油拌饭里面,酱油才是灵*所在,吃猪油拌饭时不仅能尝到猪油的香,最主要的是酱油味要对,传统古法酿造的酱油的香气才是最重要的提味剂。
说到酱香,在我孩童时代,屋后不远的北门街上有家酱油厂,那时叫豆油厂,厂区里有个很大的晒场,摆放着数不清的大缸,每个大缸上戴着个竹帽子,*豆经过蒸煮后,培养曲菌制成酱油曲加入食盐水放入大缸内,经过发酵约半年酿成,古法酿造酱油工艺是继承从唐朝以来日晒夜露、微生物发酵酿造的传统酱园工艺,那种香醇的味道来自*豆发酵发熟后天然的香气,这才是猪油拌饭的点睛之笔。做为传统文化里面的一分子,饮食文化中一道道古早味,我们有责任要想办法把它传承保留下去,而不应任它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