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河流,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条?农田边平静的小河还是气势磅礴的母亲河?我来打个*,不论你想起的是哪一条河,它肯定都是在陆地上的。
咦,我当然没有在说废话了,除了陆地,河流还会在地球的其他地方现身呢!
文
好奇号杂志
01
还能在哪里找到河流?
我想,大家肯定想不到,我们这里要说的河流却藏在在深海里
这些位于海底的河流被称为“水下河”,那它们和陆地上的河流有什么区别呢?
河流流经陆地时,会夹带各种杂质,包括土壤、沙砾、细沙等,这些固体杂质被称为沉积物。但无论是河水还是其中的杂质,最后都一起流进了大海。
如果一条河流中的沉积物非常多,再加上河流在入海时符合特定的条件,它就可以成为一条“水下河”。
??河流入海的地带叫河口或者三角洲。河流入海后,会把大量淤泥和砂砾带入海洋
wiki
满载泥土的河流在入海时,场面很像一场雪崩。
混着泥沙的河水相比普通海水的密度更大,所以河水会在海水里下沉,一路流向海底。进入海底后,河水会继续流动,除了是在海底外,与在陆地上时别无二致。
久而久之,“沉”入海底的泥水就逐渐在海床上刻出深深的沟渠,成为水下河的河道。
所以,与其说是“河流”,不如说它是“泥流”!
??这是*河三角洲。*河平均每年要从*土高原带约16亿吨泥沙到下游地区,其中,约14亿吨会进入到海里。
wiki
水下河通常没有陆地上的河流那么长,但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把大量的水和淤泥输送到海洋深处,水量充沛、浑浊不堪。
02
神秘的水下河
水下河虽然非常浩荡壮观,但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水下河的地理分布几乎不为人知。
为什么?
首先,海洋太大了!海洋覆盖了地球四分之三的表面,迄今为止,科学家也只测绘出了一小部分海底地图。
Q: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
A:因为探测海底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声纳设备,声纳发出的声波如果遇到坚硬的物体就会被弹回,但因为水下河的主要成分是泥水,所以声纳也很难探测到它们。
??如果你翻开世界地图查看的话,不难发现,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
pixabay
为此,科学家曾尝试直接朝水下河里发射传感器,但水下河淤泥太多,水流强劲,所以传感器不是被破坏就是被冲走,总是有去无回。
既然实地勘探有难度,一些科学家就希望能在实验室里模拟出小型的水下河模型。
为了研究水下河是如何在海面下流动的,他们在水缸里装满水,架上一座斜坡,然后顺着坡道把混有玻璃珠和沙子的水倒入水缸的水中。
这些步骤模拟了比重浑浊的泥水流入海底河道的情景,借助这个模型,科学家就可以了解一些关于水下河的信息。
但模型总归是模型,相比真正的水下河,模型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在很多方面并不能反映水下河的真实情况。
??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里的沉积物就落在海床或者大陆架上,大陆架是大陆的边缘,通常位于海底。
??风暴、地震和塌方等都是导致沉积物滑坡并坠入海底的诱因。
??夹杂大量沉积物的河流就像雪崩,一路流入海底的河道,下沉得越深,水下河的流速就越快。
03
水下河是怎样发现的?
??潜水员会潜入水下河所在的地方,拍摄水下河的照片,方便我们了解水下河。
Pixabay
水下河的发现有时候纯属巧合,发现水下河的线索是铺设在海底的线缆——海底电缆的意外损坏给科学家带来了意外收获!
海床上铺有长长的光纤线缆,它们是互联网得以全球连通的基础。如果海底线缆的路径与某条未知的水下河相交,那么强劲的水流就有可能对线缆造成损坏。
现在99%的越洋互联网数据传输通过海底电缆进行传输。目前海底电缆共有公里长,共连接33个国家和四大洲。
??海底电缆
年,一场发生在中国台湾地区附近的地震导致近1.5亿吨泥土、碎石和沙子沉入了海底的水下河河道。沙石在海底水流的推动下沿河道流动,破坏了不少光纤线缆。
虽然损失严重,不过科学家根据海底线缆的故障位置和发生故障的时间,成功推算出了水下河流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科学家为了寻找隐藏的水下河,还使用了远程遥控的潜水器。
这些潜水器可以潜入海底并停留在水下河的河道之上,在与危险的水流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潜水器会尽可能地靠近,对水流进行拍摄和测量。
科学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收集数据,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水下河的运作机制。
研究水下河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我们知道海底哪里有水下河,以及这些水下河的流向,工程师在铺设海底线缆的时候就能优化路线,避开它们。
科学家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对水下河的了解能像对地表河流一样透彻。
拓展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适合小朋友阅读的知识和趣闻,都在这里。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