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海鲜月月鲜
象山港湾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风味独特的海鲜产品。一年四季,月月都能吃到时令的海鲜,真是口福不浅。
正月
正月有鲻鱼、青郎鱼、泥鱼、状元蟹。“千鱼万鱼,不如鲻鱼”。鲻鱼的吃法,祖辈传下来是碎煎打冻,煮好后盛装在大木盆里,自然结冻后上盘,特色是鱼肉软嫩、冷滑,鲜甚。青郎鱼以雪菜咸齑煮为主,泥鱼以做醋熘鱼羹为佳。
二月
二月是一年之中海鲜鱼类上市最少的季节。俗话说“杨柳青,断鱼腥”。但小海鲜还是不断,诸如绿杂、白杂、*眼杂、青鲫等,吃法以清蒸为主。
三月
三月吃蛏子、香螺、乌贼。“三月种田落洋生”。说的是农民开始浸种下秧,渔民开始出洋捕鱼。此时的贝壳类是时鲜品。这时,滩涂产的蛏子个大、肉嫩而肥,香螺更是肉壮而膏满。乌贼又名墨鱼,红焖乌贼、咸菜墨鱼就是下酒的佳肴。晒干成鲞,古称明府鲞,是著名的海鲜干货贡品。
四月
四月吃大*鱼、小*鱼、马鲛鱼、扁跳鱼、白鳊鱼(银鲳)。“四月月半潮,*鱼满船摇。”“小满到,*鱼叫”。大*鱼、小*鱼因鱼头的两颗耳石特别发达而属石首科,每年春季“楝子花开石首来”,*鱼向沿海洄游,绵延数里,声响如雷。大*鱼是唐宋时的贡品,宁波人称咸菜大*鱼是海鲜中的第一美食。咸菜马鲛鱼肉质鲜嫩,鲍盐后清蒸,肉质像鸡丝。
五月
五月吃鳓鱼、鲳鱼(乌鲳)。鳓鱼骨硬刺多,极易变质,鲜白鳓鱼味道当然不错,但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是三鲍咸鳓鱼居多。“三暴”指经过三次盐渍。咸鳓鱼炖蛋、炖肉饼子,鱼与蛋、鱼与肉优势互补,浓香扑鼻,都是“压饭榔头”。
六月
六月吃孔鳐(甫鱼)、沙鱼、弹涂鱼。前两种鱼是渔民用拉钩或溜网捕捉的,弹涂鱼则是滩涂穴居鱼类。弹涂鱼其貌不扬,但其味鲜美。清初文学家李邺嗣的《鄮东竹枝词》赞美“最是鲜腥风味好,阑胡羹美杂丝瓜”。诗里提到的“阑胡”就是弹涂鱼。宁波城里的几家大酒店推出的“新十大名菜”,其中一道叫“椒盐跳鱼”,跳鱼就是弹涂鱼。
七月
七月吃鮸鱼。鮸鱼也属石首科,但鱼体比大*鱼大,肉质也比大*鱼坚实。俚语有“吃过鮸鱼脑,宁可弗要廿亩稻”。
八月
八月吃泥螺、青蟹、白蟹(梭子蟹)。八月桂花泥螺,粒大、壳薄、肉脆、色*。泥螺以盐渍为多,三四天后即可食用。这是一种泥涂产小海鲜,现在盛行葱油泥螺和做汤。“八月蝤蛑可抵虎。”蝤蛑即青蟹,梭子蟹俗名叫白蟹。现在以养殖蟹为主,吃法除清蒸、水煮蘸酱油外,盛行葱油浇拌和做蟹煲。
九月
九月吃望潮。古人有诗曰:“骨软膏柔笑贱微,桂花时节最鲜肥。灵珠不结青丝网,八足轻赴斗水飞。”望潮是章鱼家属中的佼佼者,个儿娇小,身体头腹小的如鸽蛋,大的像鸡蛋,一公斤有几十只,捕获量少。“初秋八蛸上,丑态咀芳鲜”。秋季是望潮成熟的季节,满肚子是膏*,此时的望潮是其他海鲜所不能比拟的。
十月
十月吃带鱼、梅童鱼、虾孱。俗谚说:“小雪小捉,大雪大捉,冬至旺捉。”霜降以后,带鱼上市,带鱼的上市日子最长,腌咸后也作常年下饭。梅童鱼此时成熟,色泽金*,肉质鲜嫩,清炖后鱼体鱼汤会溢满油。十月虾孱体白嘴红。“桃花蛏子菊花孱”,十月是吃虾孱的好时节。
十一月
十一月海鳗大量上市。海鳗含钙量高,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以鲍盐清炖为主要吃法。选取三四斤重的海鳗,用刀沿鳗脊剖开,撒上盐,用竹条撑开,西北风风干,即是新风鳗鲞。
十二月
十二月吃红膏炝蟹。在新鲜梭子蟹中挑选肉壮膏满的雌蟹,洗净后浸入饱和食盐溶液中,上用石块等将蟹压入盐水下,浸渍二三天即可食用,膏越多越鲜美。
本文发表于《渔文化》/12总第79期公益性传播,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