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鲲龙rdquo成功海上
TUhjnbcbe - 2021/5/9 14:46:00

“鲲龙”海上首飞!

今天上午,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标志着这款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研制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

9时28分,由机长赵生、副驾驶刘汝钦、机械师魏鹏和监控观察员焦连跃组成的首飞机组,驾驶着AG飞机从山东日照山字河机场滑行起飞。经过约28分钟飞行,抵达青岛附近海域上空。

随后,AG飞机逐步降低高度,平稳入海。

10时14分入水,10时18分海上起飞,其间AG飞机完成了回转、调整方向、加速、机头昂起等一系列动作。

在完成既定试飞科目后,AG飞机10时49分顺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机场,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型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AG飞机已完成余小时的科研试飞,积累和获取了大量飞行试验数据。

AG有啥本领?

AG作为我国“大飞机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别名“鲲龙”,采用悬臂式上单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单船身水陆两栖飞机布局形式,选装4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机长37米、翼展38.8米、机高12.1米(外部尺寸与波音相当),最大起飞重量53.5吨。

AG飞机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既可在水面汲水,也可在陆地机场注水,可最多载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余平方米。AG飞机拥有高抗浪船体设计,除了水面低空搜索外,还可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水上应急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

它在满足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改装必要的设备,满足其他特殊任务需要。

海上首飞有啥不同?

年10月20日,AG飞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水上首飞。那么,水上首飞和这次海上首飞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两次首飞的“水”不同:

水的盐度不同。海上首飞在海上进行,海水盐度明显高于湖泊中的淡水,腐蚀性更强,因此,海洋环境对于试验机的防腐蚀要求更高。

密度不同。海水密度更大,飞机在海面降落时,海水对飞机的反作用力相对湖水要大,这种差异会让飞行员觉得比淡水水面“偏硬”一些。

波浪不同。内陆湖面一般是由风形成的风浪,浪高相对较小,且波浪传播方向一般与风向一致,飞机在湖上起降时,一般选择迎风迎浪起降。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海面上波浪类型多、浪高大、能量大,同时还伴有洋流和风等,会使飞行环境更加复杂。

飞行员的视觉感受和操纵要求不同:

首先,海面较湖面更为开阔,飞行员在降落时选择参考点不如湖面容易。另外,海面环境较湖面环境相对复杂,试飞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风向、风速、洋流和浪涌等综合影响;海上起降对飞机的波浪海面滑行稳定性、操纵特性、抗浪性、喷溅特性、防腐特性等要求更高,对飞行员的专业操作要求也更为严苛,相对应的海上试飞保障也更为复杂。

试飞验证的内容不同:

湖面浪高小、能量小,水上首飞主要是验证飞机各系统在水面的工作情况,并初步检查飞机水面起降操稳特性及性能,为后续飞机用于森林灭火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供支持。

而海上首飞主要检验飞机远海救援时,在海面条件下飞机的起降特性,检查飞机各系统在海洋环境下的工作情况,重点验证飞机海上抗浪能力、腐蚀防控等性能。对未来飞机执行远海货物运输、水上应急救援等任务的需要做好准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

END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鲲龙rdquo成功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