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以BAY为支撑,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本课以“认知内化,实践生成”“迁移提升”为学习目标,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为课堂要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在此理念和要求下,我们初中生物组和我一起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节课,让真实学习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生。
本节课的大单元整体学习课堂设计思路是这样设计的。开始我们思考了这么几个问题。单元任务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学科素养?核心重点内容是什么?用几个课时?每个课时设计什么活动?怎么检测学习成果?学科素养怎么体现?开始先研读课标要求,然后根据单元任务核心素养、课时安排、本课地位及作用、达成的目标与素养,最后确定本节课的课堂活动设计。
首先这节课是本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的启示章节,所以一开始就从大单元的角度介绍了本节课在整个单元的位置和作用。
本节课的单元介绍
然后根据本节课的任务在原先《学习设计予指导》的基础上基于新课标、基于学习内容、基于学情设计新的情景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本,认识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并说出其主要特征。--体现了“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认知内化”的要求。
2.参观“无脊椎动物馆”和“环节动物体验馆”,能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并说出环节动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实现了“实践生成”的要求
3.与同学交流分享无脊椎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3点应用。--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实现了迁移应用的要求。
本节课共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参观“无脊椎动物馆”,活动二:探究“环节动物体验馆”所有的活动和情景都是围绕着“认识无脊椎动物”这一个大任务展开。
课堂任务呈现
每个活动任务非常的明确,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充分利用BAY将大量的资源挑选后重新“组装”,变成适合初一学生使用的内容,整节课课堂体验效果很好,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能够更加直观的去感受,将很多抽象的知识够很好的内化。而且每个活动都利用BAY的科技功能进行了落实和反馈。活用BAY课堂的“小游戏”,利用拖拽的功能,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感兴趣,又能马上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借助BAY的课堂互动工具,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课堂的落实情况,又能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利用BAY拖拽功能实现课堂的“小游戏”
借助BAY的课堂互动工具进行课堂训练反馈
接下来是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一、单元概述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这个单元需要大家一起来达成“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