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京都米其林餐厅看轻奢怀石料理的变迁
TUhjnbcbe - 2025/4/1 1:17:00

怀石料理起源于日本茶道,原只是防止“醉茶”的小点。随着茶道的普及,逐渐发展成为“一汁三菜”(即三菜一汤)的形式。

与日本茶道“侘寂”的理念相吻合,怀石强调食物的本质,用简单的“割主烹从”的料理法烘托食材本身的美味,体现祥和、清淡的茶风,并不刻意突出外形和装饰。而另一种,与怀石料理同名(日语发音相同)的会席料理则更偏重美酒佳肴,热闹的氛围。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各大料亭的主厨们也会根据自己对怀石的理解作出新的诠释,怀石和会席的界限也日渐模糊。

说起京都的怀石料理,不得不提米其林三星店——菊乃井。相传数百年前,丰臣秀吉的妻子来到此地,用井水泡茶,见汩汩涌出的水柱如菊花般盛开,便取名。乃井人倍感珍贵,祖祖辈辈日日守护。大正元年(年),汲水作料,将料亭定名为。

作为第三代传人村田吉弘,深谙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的道理,严选当季食材,用最自然的方式烹饪,回归食材本味。不仅如此,料亭内的器皿、摆设,庭院的布置皆移景入室,让来客在此邂逅四季的变换。特别难得的是,店长推崇轻奢的理念,让菊乃井不像其他料亭般高不可攀,而只是和日常的饮食店稍有不同的,可能让人放松享受的场所。纵使你一人来,也可坐在吧台边,和厨师边闲话叙旧,边美酒饕餮,不会觉得一丝拘谨和寂寥。

整套怀石料理共9道菜,分猪口、八寸、向付、盖物、烧物、强肴、御饭、留椀和水物。开吃前,会在食客面前摆一张木制的半圆形托盘,称作“折敷”,随后的所有菜品会一道道呈现在此上。

第一道猪口,即前菜。原指盛放拌菜的,形如野猪嘴的小器皿。

既然店名带个菊字,自然选择的器型如菊。当日的拌菜是,煮至酥烂的芜菁淋上核桃味噌酱。浓郁的酱汁伴着些许柚子的清香,碎核桃仁丰富而不骄作地刺激了味蕾。

接着是八寸,舟形小碟里盛着带有橘香的绍兴酒腌虾、秋刀鱼寿司、带鱼籽的香鱼鞍马煮和茶巾栗,配着小碟的银杏。最妙的是,餐盘上放置的绿色细竿并非装饰物,乃海苔裹脆素面,也可食用。

怀石中刺生的量不是很多,一般在向付的环节呈现,对于不喜生食的人,到是一大幸事。除了少见的金枪鱼幼鱼鱼腹外,新鲜的疣鯛刺生,中间包裹着橙醋调味的啫喱冻,吃起来也是新奇有趣。

盖物一般则是汤或者茶碗蒸。取下壶盖作碗,先喝汤,后品物。松茸和海鳗慢炖融合,带出季节的鲜美味道,滋养着皮囊,温润着身心。

菊乃井的烧物可谓怀石的精粹。银鳕鱼上覆香菇一枚,取杉树皮包裹,与枝叶一同烤制,香味四溢,频添一种山林觅食的趣味。揭开树皮,鳕鱼被汁水浸润,鱼脂中透着树脂的淡淡香甜。

接着上的强肴让人喜出望外。西式蛋白浮云的做法出现在日式料亭中,可不一般。食物入口让人摸不清原料出处,翻看菜单才恍然清水豆腐是也。

御饭配着留椀(即味噌汤)一起上的时候,料理已接近尾声。如果是秋天去,就能吃到松茸和鸭儿芹混合,用铁釜蒸出的米饭,开盖那那一刻,满是收获季节的浓郁香味。

收尾的水物自然是甜品。生姜味的羊羹不似传统羊羹般甜腻,配以蜂蜜柠檬果子露的冰爽口感,恰到好处。虽说怀石量小,每道菜浅尝下来,竟也有撑肠拄肚之感。

一餐下来,颇有感触,传统怀石料理亭不再严守日式料理烹饪的范畴,推出类似分子料理的西式浮云菜肴,也是在保持原有料理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与时俱进的表现。菜肴仍然如我们常识中对日本料理量少精致的印象,但胜在道数比较多,到也是吃得非常饱足。尤其是一釜的御饭上桌,撑破肚囊也装不下所有。好在好心的主厨,帮我们捏成饭团,可随身带走,即使是轻奢,也足显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恰恰是葱姐认为对怀石料理最为简单却精准地传达。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京都米其林餐厅看轻奢怀石料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