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却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滩涂小海鲜,上过《早餐中国》的闽南糊,还有十分特别的微甜酸辣汤,这家餐厅还真是给了我惊喜连连。
(插一句:你能否说出上面两图中海鲜的准确名字吗?猜不出来的,且看下文分解。)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是闽东建县历史最悠久的县,拥有占全省1/8的海岸线,居全省首位。如此丰富的滩涂和近海资源,带来的不仅仅是那完美且惊艳的滩涂风光,还有无比鲜美的滩涂海鲜,尤其是每年的5、6月份,更是这些滩涂海鲜的上市时节。
听去过霞浦的小伙伴说,那些滩涂小海鲜的品种多得眼花缭乱,而且大部分都不认识,想点菜都不知该如何点?
听来不觉大感兴趣,正好斗西路美食城里有家“阿松大排档”,老板是霞浦人,主营霞浦的特色菜,赶紧来试试。
阿松大排档,面积很大,有两层楼,一楼是大厅、海鲜池、厨房,二楼也有大厅,还有不少包厢。装饰不算讲究,但整洁大方,聚餐、宵夜都合适。
仔细看看海鲜池,那些有标牌的海鲜就不说了,冰柜里那一盆一盆的小海鲜,有些还真是叫不出名字来呢。
看菜单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菜单上的有些菜名,也想象不出实物是啥样?
最终我们在餐厅点菜员的帮助下,才点好菜。
这种外壳形似“斗笠”,颜色犹如海边礁石的贝类,名为“斗笠螺”,霞浦人称之为“覆鼎”。小小的,肉却实在,口感劲道,也有人叫它“小鲍鱼”,就不知所为何来了。
碎螺,就是将苦螺连壳带肉砸碎后,与生姜、蒜头、辣椒、葱等一起炒,口味较重,适合下酒。从一堆碎壳中,找寻螺肉的过程,也是趣味。
目鱼嘴,就是墨鱼嘴,这个东东以前在处理墨鱼时都是扔掉的,谁知道现在竟变成了一道美食,一颗一颗像嗑瓜子一样,吃起来就停不了嘴。
上过《早餐中国》的闽南糊,是霞浦三沙的风味小吃,就是虾仁、肉、蔬菜等与地瓜粉混合炒制而成,地道的平民美食,虽上不了宴席酒桌,却也闻名遐迩。
炸糟鳗,是闽菜的一道传统名菜。取海鳗鱼的中段,除去中间的大骨,再以红糟、糖、生抽等调料腌制,然后裹粉油炸。外皮色泽泛红,内里鱼肉洁白,软嫩可口,带有糟香,常常是逢年过节必备的。
对于酸辣汤,我还停留在川菜的认知程度上,没想到这却是一碗地道的福州酸辣汤。
汤里的料特别多,虾仁、鱿鱼、小肠、猪心、花蛤、燕皮饺、花菜、木耳等等,微甜、偏酸,还有大量胡椒粉带来的辣味,这滋味实在很特别,初次喝有些不适应,但多喝几碗,却也觉得清爽解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