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5.html“走市井村闾间,嗅草根烟火味”系列小说(之五)
?
搁在渔村西头那艘老态龙钟的旧舢舨船,斑驳的破渔网及遍体鳞伤的浮子,随意披挂在船舷两侧。用鹅卵石铺就小道连接着村子东西两边,鹅卵石路像一条巨大无比的海鳗,身上永远湿漉漉的,散发出咸咸的海腥味儿。村东是鳞次栉比的石条红瓦房,棕榈树、蒲葵树、木麻*在越来越大的海风吹拂下,摇曳狂舞。村子正南方是天蓝蓝、海蓝蓝,一望无际的西太平洋,波浪滚滚的海面和蔚蓝深邃的天空连在了一起。银光闪闪的海平面上,一艘艘渔船扯着白帆来回穿梭,收获满满;一只只海鸥张开翅膀上下翻飞,其乐融融。千百年来在小渔村传唱着一支民歌小调———“没法度,实在没法度,少年家没头路(没工作)。一天三顿吃饱游街道,阮(我)是那游那糊涂。老父母教示无法听入肚,人生好比茫茫大海无前途……”这支当地小调正是阿冻眼下处境的真实写照。他整日吃饱撑着没事干,就到渔港码头瞎晃荡。捕鱼返航的舢舨船,卸下来一筐筐鳞光闪烁夺目的马鲛鱼、带鱼、金枪鱼,以及八面威风的梭子蟹,张牙舞爪的大海虾等。从船上搬运到码头,这一路鱼虾蟹经常会夺筐而逃,在渔港石板铺就的路面上蹦哒或横行霸道。多数路人捡起那些“逃兵”就快速离去,唯独阿冻无动于衷。虽说他对那些掉落在码头上的鲜活海味很是眼馋,也知道拾起来再启动腿脚狂奔,没人能够追赶上他。也清楚拿回家置入锅中清水一煮,不放任何佐料,便是一道鲜美无比的饕餮大餐。但阿冻不贪图小便宜,他眼明手快,抓起溜逃的鱼虾蟹比别的过路人多得多,他总是物归原主全都还给了渔民,一片鱼鳞也不私吞。
?
“这个少年郎心地善良!”“那后生拾‘鱼’不昧,难能可贵!”阿冻在渔民的赞叹声中,跟他们拉近了距离,取得了人家的信任。得到肯定,融入圈子,对一个正在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少年来讲,实在太重要了。阿冻每天开始帮渔民做些力所能及的杂事:递鱼筐晒渔网,把笨重的橹桨扛上海岸,从船舱里向外舀水,将船头缰绳套在码头边沿的大石桩上。渔民回报阿冻从一个微笑一声表扬,到请他去渔港码头小馆吃点心,或送一大碗油炸马鲛鱼,让他带回家。阿冻是在混码头过程中懂得:付出劳力是有回报的;也是在码头上学会吸烟、喝啤酒,甚至咂烧酒。十天半月赶海归来后,在渔港码头小馆内,就爆炒鱿鱼须、蒜蓉扇贝、红烧*鱼,喝几盅后再回家,是渔民们最为快活的时光。能得到妈祖的佑护,平安归航,相聚码头,小酌两杯,人生快哉。渔民平静舒坦的生活,就如同钟摆一样每一分每一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部就班摆动着,组成了渔村瑰丽而浪漫的生活气息。然而,正当大伙儿品尝着海鲜,小酌烧酒或豪饮冰镇啤酒,眯眼听着“渔舟唱晚”那当头,港湾处传来一阵响雷般的惊呼:“有人偷船啦!有人偷船啦!”渔民们纷纷丢下酒盏筷子,飞快冲向码头。众人极目远眺,几公里外的茫茫海面上,一叶舢舨正随着海涛荡漾疾航!“是海牛家的船!”“谁那么胆大,敢动咱‘渔村一横’海牛的奶酪?找死!”渔民们站在渔港码头边喳喳呼呼,人群中海牛迎着海风破口大骂,但却无可奈何,只能望洋兴叹。大伙儿连追击的念头都没有了。因为,天气预报称当晚有十四级大台风!偷船的人此行的确慷慨赴死。
(未完待续)
?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图片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