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排档 [复制链接]

1#

美国也有大排档。我在洛杉机时,用导航软件输入奥特莱斯,顺着指引,到达目的地~~哈哈,竟然是一个吃饭的大排档。美国大排档与中国没啥二样,只是吃的东西不一样,几十家小铺子挤在一个大车间一般的房子里。肉剁剁碎包饼~是墨西哥肉卷。有各式面条,看看都没食欲。卖汉堡排队,与中国买油条一样。希奇八怪的餐也花样百出,我也买了好几种,尝尝味道,真的,真的不好吃。

对大排档又切肤之感触是在广州,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内地人还跑到广州去进旧衣服卖。出差到广州,早上,我在广州街上闲逛,看见一个卖肠粉的摊子,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在那里忙活,我要了份肠粉,啊!没想到这么好吃,滑,肥,甜,软,香,非常可口,入嘴的感觉非常好,收口时嘴巴里又干干净净,没有味精,没有添加剂,而且肥肠刚起锅,入嘴的温度恰到好处。我三二口就吃完了,不过瘾,又要了一份,边和那做肠粉的老师傅在聊天。那老师傅操着非常好听的广东普通话告诉我:做肠粉要有讲究,心情好就掌握的好,油,热度,配料,起锅。另外,吃肠粉的人也要配合好,会吃。你来的早,还不太忙,所以,你吃到我做的最好的肠粉,只不过你个外地人能吃出我肠粉的味道,已经很不错了。哈哈,还有这一说。的确,在今后所有的早茶中,再也没吃到那个味道。好手在民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讲的民间的食味。

十几年前,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辈,孔海见邀我去曲阜看项目,因为曲阜的刘副市长也是哥们,那天到曲阜已给很晚了,刘市长电话里约,明天一早羊肉汤摊上见。早上,我和海见到了那个熟悉的羊肉汤店,刘高市长也晨练结束了。我们称了一斤油条,一斤饼,一斤半羊肉,五碗糊糊。是这样的,曲阜的羊肉汤是羊汤加上玉米小米粉,熬成糊状,羊肉是白切的,切成片加入糊糊汤内,然后饼卷油条,也可分开吃,非常好吃,与其他地方的羊汤绝然不同。有次我带邻居李九林去曲阜,也吃了一次羊汤,第二天一早,我找九林吃早饭,偷偷跑去吃羊汤了,他说,这是他这辈子吃到最好的羊汤。海南岛三亚市春园,是中国较为典型的现场采购当场加工的大排档。春园,一个大棚可容纳上百桌客人,每个商家只负责烹制,菜场围绕着大棚,一圈都是,你沿着菜场,采购各式生鲜魚类,蔬菜新果,然后交给大排档业主,看着杀,洗,切,炒,蒸,煮,一点没有忽悠,没有毛病。那几年,我和灰狼去过三亚多次,就是去找这种感觉。

那年,灰狼公司年游,邀我同行,一大帮人,好不热闹。我早早去,找前几年为我们烧菜的排档,夫妻俩还在,便定好了桌。然后在春园里买了东山羊,文昌鸡,买了榴莲椰子木瓜,叫了二箱啤酒,先招呼同行者坐下来,我和灰狼,老明便去买菜。其时,买菜也是一种享受,各种鱼,有鲨鱼,海鳗,虎头鱼,还有蓝星班,大王虾,班节虾,野生虾,张牙舞爪的蟹,五颜六色贝壳,都是渔民捕捞的,都活着,把他们买下来是一种满足,是一种美妙心情。一大堆,摊主夫好忙的不亦乐乎,我让师傅多放些姜葱,平时烹饪一斤五元,我们给了六元,结账时加工费上千元。胡吃海吃,但多给了钱,摊主也用心,味道比平时好多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吃也是这样。曾与伊莎士老总宋苏星一起去蚌埠,蚌埠陆总接待我们的,他有一句经典语“没有锯不断的树”。

夏天的夜晚特别躁热,陆总说:我们蚌埠麻虾街特别出名,都是大排档,咱们去哪里喝酒。麻虾街,就是一个制作小龙虾为主菜的大排档,在门口摆个桌子,一大群人光着膀子在那里喝啤酒吹牛。我对宋苏星说,咱也光光膀子吧,宋扭扭捏捏,我说:脱了吧,没人知道你是上海人。陆总点了一大脸盆龙虾,我不吃那玩意,小时候到河里抓到也不要的,脏!吃腐食的动物。我点了二个菜,看见旁边有烤肉,烤全羊,便去买了点。坐在马路上,几个大老爷们,光着膀子,拿着啤酒瓶子在猛灌。我们喝的蚌埠生产的雪花啤酒,真不错,解渴,味醇,反正好喝,也不知喝了多少。回到常州,雪花啤酒的气味仍会涌到胸腔,多少天也散不去,我便专门买了雪花啤酒来喝,苦涩,收口干,再也找不到那种味道了。这便是一方水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