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睡的晚,也就起的晚,但每天都会睡足七八个小时。我知道,即便一直在家,也应该力争规律,但有时候做不到,就放了自己一马,没那么紧迫地督促自我。但说起来,最近一直在家,新的作息也基本养成了。所以,上午起床后,就会在洗漱、发呆、咖啡、喂猫、做饭这些事情上闲耗过去,松动松动身躯,一直到午饭后,才会彻底投入地去做该做的:打扫、洗衣、写字、画画,更新文章。刚刚去煮了一壶新的开水,也磨了咖啡豆,给自己冲上一杯,打开电脑,开始写今天的。这些日子以来,除了防疫消息和前线救死扶伤的事迹,几乎每天还会看到关于大自然与动物的文章,读起来同样百感交集。于是想起我有一本一直没看完的书,《来自动物界的讯息》,找了出来,准备重新读一遍。看这段文字:“我曾与野狼四目相对,与麋鹿、熊、豪猪和水獭打过交道;曾有隼、鴞,甚至金雕驻足于我的手臂之上;另外我还被狐狸咬过、喂食过秃鹰,并为远方山丘上麋鹿的嚎叫而咋舌。乌鸦每天早上叫我起床,渡鸦在我迷路时为我指明方向,我曾将脆弱的海马小心翼翼捧在掌心,也曾追随绿色海鳗至一百五十尺深的海中,而飞隼总是在我旅行时看顾着我……这一切,都让我对于大自然的奥秘,以及其中的多样化叹为观止——尤其是当我与大自然相遇时,祂对我个人生活所说的箴言。我试图找祂给我的教导,因为我知道,若我们愿意倾听,大自然就会对我们说话。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朵花的绽放都提醒我们要有创意,而每棵树都透过沙沙作响的树叶,呢喃着生命的秘密。”这就是作者泰德.安德鲁斯与动物互动的经历,也是他透过这本书想让读者明白的——一直我都特别着迷这类和大自然与动物亲近的书,里面往往有很多我压根儿没见过的飞禽走兽,也有好多不认识的字,想想,就以鸟为例,不算去动物园和市场看到的,见过最多的,就是:麻雀、乌鸦、喜鹊这三种了。话拽回来,作者泰德的文笔相当好,我自己读起来有种想摘抄的冲动——越看这样的书,越会知道整个大自然的多样性,这是多么可贵。写完这一段,就去读书了。啊对了,昨晚煮了特别成功的白米粥,配上烤馒头,炒了土豆丝,把腌萝卜也切碎,和榨菜一起炒了,里面还放了青蒜,配粥特别好。物质身份MATERIALID每个人都是通过物质来表达精神物质是精神的外化用物质来表明自己的身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