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作为福建省会——福州,它的存在感不高,旁边有游人如织的厦门,历史浓墨重彩的泉州,但福州是一座初见不惊艳,越待越喜爱的城市。
作为八大菜系闽菜的起源地,这里有别处不可比及的辉煌和精致。单拎出一道佛跳墙,就是中餐里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重头戏的存在。
山珍海味吃腻了,就钻到寻常街巷里去吧,这里也是福州最可爱的地方,有数不清的小吃,从甜到咸,不胜枚举。
在福州呆越久,就越喜欢这个城市淡泊从容的气质。
它好像没有征服所有过客的欲望,只是这些秘而不宣的美食,就足够让福州人心甘情愿地留下来,让过路人牵肠挂肚地一再想念。
佛跳墙
佛跳墙,是闽菜乃至中餐里绕不过去的一道菜。它几乎穷尽一个人对“奢华”的想象,是多少人梦中的美食聚宝盆……
一人食一盅材料齐全的正版佛跳墙,最贵四五百。来看看它贵在哪里?
先看食材,几乎就是“山珍海味”的同义词……
主料有鲍鱼、瑶柱、海参、鸽子蛋、猪蹄、鱼翅、鱼肚、花菇;熬制汤底的食材还有番鸭、土鸡、筒骨、肋排、蹄髈……
如果只是贵食材堆砌,佛跳墙也不会拥有今天的盛名。这道菜的真正难点在于,做起来真的很麻烦,耗时间。
先得根据原料不同的质地,采用蒸、汆、煮等烹饪方法;再要用上不同的火候,慢火煨、小火煨……
到了最重要的入盅环节,依次放入食材,再分煨、合煨,小小一盅,要制作几十小时。
掀开荷叶盖之前,香气被锁死在坛内,看上去平平无奇,一旦开坛,猛烈香气袭来!
狂吸,是钱的味道……
我知道你们会关心,这么多贵价食材堆砌,好吃吗?值吗?
从路边炖罐店里也有卖三四十一罐的“坛烧八味”,到私房菜馆里四五百的佛跳墙,我们吃出一个结论:不同价位的佛跳墙味道差蛮多的。真材实料的佛跳墙,好吃,很值。
每样食材都保持着最佳口感,鸽子蛋嫩滑,瑶柱酥软,海参弹韧……关键是它们完全不冲突,在清澈不浑的汤汁里,形成了共同的荤香。
在这道菜里,你能吃出“闽菜善汤”的精髓,那种香而回隽的复杂度,是一碗汤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吃完这四道菜,就摸清了闽菜内功
都说闽菜的门道深,修炼难,否则闽厨们怎么能把一头猪的每个部位,都发扬光大的?
四大金刚
这是闽菜馆里最常被点到的“四大金刚”:
荔枝肉、醉排骨、爆炒双脆、南煎肝
不要小瞧这四道菜,它们浓缩着闽菜的精湛刀工、独特调味和讲究的火候,吃完它们,你就能摸清闽菜的“内功”。
荔枝肉,最讲究刀工。名字很风雅,从精瘦肉变成了荔枝,是一场华丽的厨房魔术。
取精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整齐划一的斜形块,再用高汤焯熟,热油翻炸,精肉蜷成荔枝状。再用糖、醋、酱、盐调至带着荔香的卤汁,勾芡上去便成了荔枝肉。
咦?咬下去还真是既有肉的口感,又有仿若荔枝的香气。
醉排骨,考验对食材的处理。
取猪脊背骨,捶打剁条裹上淀粉,这还不够;要做到“醉”,得在后续将骨肉条先热炸再冷醉。冷醉讲究“十香”,10种调料一步到位,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醉排骨。
这样做出的排骨酥脆又有嚼劲,带点清新的酒香,不止于醉,还容易上瘾。席卷完整盘,我还忍不住舔吮一下蘸过酱料的手指!
爆炒双脆最显火候功力。食材要切得均匀,爆炒要果断迅猛。
判断一道爆炒双脆好不好很容易,一看猪腰形状和嫩度,二看海蜇皮出水情况。据说厉害的师傅整个爆炒过程只需10秒,猪腰正且嫩,海蜇还没融化就出锅了。
南煎肝,用的是肝尖的三角部位,每一块得切得薄且一致,下锅一变色就捞上来,这样整盘上来的时候才漂亮。最后再添点麻油,香气更溢。
很多人不吃猪肝,觉得又硬又腥,这一盘可以完全颠覆你对猪肝的刻板印象:先去腥再勾芡,猪肝干干净净,几乎没有腥味;炒得非常嫩,切齿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滑……配上酸甜调味,超下饭!
你看,这四道看似家常的菜,其实都内有乾坤,很有门道。光是把柔韧易碎的内脏,切得大小均匀就要修炼很久,更别说切出一盘漂亮规整的荔枝肉。
再来品一品闽菜的法宝,红糟!
红糟
闽菜调味还有一大法宝:红糟。
红糟是红曲酒发酵后筛出的酒糟,既能让食材带着淡淡的酒香,又能色泽鲜红诱人,??从左到右浓妆淡抹,很美。
糟肉、糟螺片、淡糟鳗
淡糟鳗,将新鲜海鳗中段脊背处的肉切成约莫两指宽,再经腌制、裹浆、酥炸。
剔得干净、裹得均匀、炸得酥脆,每一步都是考试重点!尤其是最后炸的火候,绝对不能过了头,要不然颜色焦黑,口感还会泛苦……
这盘淡糟香螺片,从一粒香螺片出一条薄片,切均匀、汆螺片、芡红糟,蜷起来的殷红螺片成了朵朵螺花,竟然有点舍不得下筷……
但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吃,要是冷了螺片就不脆不爽啦~
最下饭的是糟肉,最常出现在家常饭桌、街边小馆里。将带皮五花肉切成窄条再用酒糟腌制爆炒,肥瘦咸口配上刚蒸好的炊笼饭,吞食的速度可以达到“饿死*投胎”级别!
福州小吃的另一样重头戏,是鱼丸。
鱼丸
鳗鱼、鲨鱼、鲛鱼洗干净去皮,用刀去骨取肉,剁碎成茸;再加淀粉用木杵搅拌,搅拌至有韧性为止,让鱼肉紧密黏着在一起;最后包上瘦肉馅捏紧,从拇指和食指间挤出小圆球,拿圆勺一刮,就成了鱼丸。
手工的鱼丸,常常大小不一、凹凸不平,这样的鱼丸才更紧致有嚼劲。一口咬下去,先慢慢咀嚼弹嫩娇滑的鱼丸外皮,再趁着咬开的口吸溜里头的鲜甜馅汁。
这一口鱼包肉里,包含了迥然不同的鱼香和肉香,但并不矛盾,而是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鲜香二重奏。
将鱼浆揪捏成长条状,入汤锅煮就成了鱼滑。鱼滑要好吃,没有别的秘诀,就是要货真价实,若裹上厚厚的包浆,鱼肉的厚实感则会大大减弱。
若是能顶得住腥,一定要点上一份鱼皮!配着鲜美鱼汤,最能感受本质的味道。
还有粒粒分明的糯米饭,和一小块醇厚的花生糕。
···
福州指南不推荐景点,倒不是因为真的无处可玩,而是因为我们觉得,福州的美,就在寻常街头巷陌:路中间的大榕树,随处可见的漆器,城里就可见的“游神”。
饿了,沿着榕岸走,多的是吃饭去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