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朋友,来见个面吧 [复制链接]

1#
这是最近看的一条视频中的一幕,一位大姐正在熬煮牛皮糖。在宁海的一个小山村,到了冬季,村里人总会开始这样繁琐的制作,用番薯、萝卜丝、麦芽打磨成浆,再过滤沥出,慢慢煮至黏稠,加入花生、芝麻、干橘皮、干姜丝……前后完工得一天时间。牛皮糖,多么熟悉的名字,可我愣是没能想起它的味道,徒生伤悲,于是求着主人给我快递了十斤。这种失落,就好像你忽然忘了一个老朋友的名字,明明曾经很熟,却连一句寒暄也照顾不到。这个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传统食物在一点点消失,宁波吃客这个组织是在五年前开始记录它们,去找寻那些幸存在某个角落的食物,甚至一些已经关张的店,也请到老板们出马再显身手,比如朱雀老太婆的红烧肉,县学街的生煎。借由这些平凡温暖的食物,去记录它身后的人,甚至某个时代印迹,这是认识一座城市有趣的通道,就好像沿着历史的纹路重新走了一遍地图。我相信这比单纯发一条图文,又上哪吃了一顿饭要有意义得多。要说遗憾,吃客的更新比以前少得多,主要还是都在忙,有时忙得喘不过气来。好像社会进步了,什么都比以前方便了,都想不起上次用纸币是什么时候了,可人却更忙碌了,得始终吊着一块充电宝。有时想,它到底是在充手机,还是在充人?商业的洪流,把人冲到这儿,又冲到那儿,席卷着盲从的年轻人去完成所谓的打卡出片。想起原先采访过的无数老店,问起生意多久才见起色,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无不是靠点滴积累,认真做事。我想,有些事物终究会快速消散,但味道、真材实料、时间、诚意、温度、人情……这些品质一定会留在人心。吃客市集,这个活动也操办了许多年,都是一群老伙计。这次借鄞州印象城八周年的宝地,证明我们还在坚守,好久不见的老朋友,都来见个面吧。#鄞州印象城X吃客市集#时间:12月18日、19日、20日11:00-21:00地点:鄞州印象城2号门外广场部分阵容如下部分阵容如下部分阵容如下01朗霞干大林豆浆

30多年非遗老店柴火煮豆浆牛羊肉作底▼朗霞干大林豆浆,位于余姚朗霞中街19号,名声如雷贯耳,上过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被称为“咸豆浆之王”。作为一家百年传承的豆浆店,干大林是第五代传人,年学艺,年开店,始终选用颗粒饱满,出浆率高的花沟*豆,经过24小时浸泡,一斤豆子磨20碗,再用木桶炭火熬煮。浓香四溢的豆浆厚得像是鸡蛋羹,建议沿着碗沿“嘬”一口。他家最有意思的吃法是,豆浆中加一点碎羊肉和牛肉,一定给你耳目一新的味觉体验。02石浦手工鱼丸

50多年老店纯正鱼肉做出来的丸子▼家住石浦老城的潘杏莲阿婆与女儿麻玉燕,两代人加起来做了五十多年的鱼丸。其中,麻阿姨还曾拿过石浦鱼丸比赛第一的名次。她只用新鲜捕获的马鲛鱼、海鳗做鱼丸,鱼肉都用手工刮下来的,加入清水打碎之后,调入盐、酒、生粉、蛋清,又不断地搅打上劲、成浆,再以手与调羹配合,掐出一个个丸子。石浦鱼丸分*白两种,白丸子直接入水煮熟便成,*丸子则要在刚才打成的鱼浆里,加入蛋*打匀,掐出丸子入油锅炸至金*。麻阿姨的鱼丸鲜嫩里带稍许弹性,有鱼味却不腥,带回家撒点白胡椒、芹菜末煮汤,简单操作就足够好吃了。03城隍庙老庙炸鹌鹑

30年传统小吃*牵梦绕的记忆味道▼城隍庙美食城,曾经宁波人记忆中的美食圣地。一碗牛肉面、一份猪油汤圆、一只炸鹌鹑……多少人*牵梦绕的记忆,尤其是炸鹌鹑,每次想起来,就好像回到宁波的上世纪。新鲜的鹌鹑,配上酸甜可口的酱汁,炸至咸鲜酥脆,连骨头都可以直接吃掉。04奉化李家卤水豆腐

30多年老店手工有板有眼做出的豆腐不多见了▼李家从年开始做豆腐,从石磨做到了现在的机器,至今还是通宵达旦。做的北豆腐,宁波人也叫老豆腐,含水量低,二百斤豆浆只能压出一方四十斤的豆腐。盐卤点的豆腐有一股烟火味,韧性足,切一长条在手上小幅度扭曲抖动,不散不断。这样的古法豆腐,再切片油煎或炸成臭豆腐,配上自制酱料,吃过就会上瘾的。05周巷*糖焦饼

30年老店来一个香喷喷的烧饼▼周巷*糖焦饼,是一种表皮蘸满芝麻的甜烧饼,里头*糖馅儿,一口咬下去,饼里的糖汁滋溜出来。老板阿乐师傅,祖传的这门手艺,祖祖辈辈干这个已有百年,而他从十七岁开始跟着父亲做焦饼,也干了足足30年。他的店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村里街坊邻居聊天叙旧的好去处。几十年炉火不灭,特有的人情味,引得真正的吃客,不惜花一个半小时,特意跑一趟周巷,就为吃这么一个焦饼。不过,刚出炉的焦饼你可得慢点吃,小心烫。06大桥麻油鸭

28年老店每次市集排队最长的店▼出自奉化大桥菜场一个叫“老卖牛肉”的摊档,老板姓张,一口气开上28年老店店,生意自然是好的,味道也被认可。来过一次吃客市集,队伍排得特别长,轻轻松松就卖掉只。老板娘说:“人家合众讲,阿拉屋里东西样样弄得煞清爽,麻油鸭烤得入味,咸、甜范得刚刚好。”刚出炉得麻油鸭,切上一盘,当下酒菜、当零食解馋都刚好。07周巷桥头烧卖

30多年老店馅子都要满出来了▼慈溪老主顾们每天要吃的烧卖。皮薄馅大,肥而不腻,夹杂着蔬菜丝的清香,吃一口一嘴油,印象中的老底子味道。老板毛师傅14岁就跟着爷爷做点心,到现在已三十年了。馅是用新鲜猪肉剁的,加盐、糖、蒜、酱油等,有时切点茭白丝、葱花,让猪肉变得喷香,食材从不过夜,保证馅料的新鲜。烧卖皮是专门找老师傅定做的,也有讲究,中间相应厚一点,往外更薄一点,边缘再薄一点点,这样做出来的烧卖底不容易穿,四边有能竖得起,顶上还能散得开。08诸记德和糖坊

30多年老店童年的味道▼慈溪30多年老手艺,麦芽糖经过千百次拉扯之后制作成老鼠糖球,裹上芝麻又可做成葱管糖。诸师傅这样隐藏在民间的甜点大师和仍在运作的糖坊手艺,已很难见到。小时候的葱管糖,你还记得这一口吗?09奉化原中山路羊肉粥

10余年老店温暖整个冬夜▼羊肉和白粥是绝配,在奉化,这个组合则登峰造极。将这碗粥做出名的,医院旁,中山路的阿*羊肉粥。而这家,就是阿*的继任者(表妹夫妇),开的年头比阿*还长,在他们手里,这碗羊肉粥更加出名,许多宁波人也开始往奉化跑。每天活杀,然后熬煮,剔骨,再割肉,等到客人来的时候,锅盖一掀,白粥的热气扑面而来,长杆大勺舀一碗,再撒一撮葱花和一勺羊肉丁,最后浇上几圈酱油,就是一碗鲜美的羊肉粥。10慈城年糕

10余年老店准备过年啦▼慈城年糕出名,历史近千年,带着很多人乡愁的味道。火热的年糕做成年糕团、年糕饺,有甜、咸两种。其中咸的馅子可谓花样百出,主要是咸菜肉丝,考究一点的再加上笋丝、毛豆子,或者豆腐干丝、绿豆芽等…11余姚梁弄周记大糕

40余年老店正宗祖传▼这几年,余姚梁弄大糕很火,但到底哪家好吃呢?周记,便是当地人都认可的一家,三代人一直没断过,到周师傅手里也已40年。从米粉到豆沙全是自己做的。刚出炉的大糕热气腾腾,一口咬下去豆沙流淌开来,加之糯米与粽叶的清香,一口就会爱上它。12奉化非遗王妈汤圆

近30年老店手工汤团现场煮▼王妈美食,祖传三代做汤圆,店也至今开了27年。一群快乐的大姐,刚刚获得了奉化第二届乡村美食大评比中的最具创意奖。而这次,她们将带来地道的水磨糯米粉,现场体验包汤圆,还原真正老底子的年味。13鼓楼高记糖炒栗子

23年老店甜甜糯糯的味道▼糖炒栗子,属于秋冬季节的特定美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鼓楼菜场旁边,高记的栗子就开始排队了。风风雨雨走过二十几年,至今,它还在排队……所以,无需多说,排就是了。14大块头灰汁团

30多年长摊宁波传统老底子小吃▼鄞州横溪菜场南门的大块头灰汁团,爱神聊的阿姨做这个已经三十年了。前十年,与阿姐跟着母亲做,后二十年,先跟阿姐在甲村做,之后才独立到横溪镇头摆摊。两夫妻每天天不亮起身开工,纯手工完成,六点去菜场售卖,除了灰汁团,大块头还做金团和粽子。她家灰汁团做得大,七个一斤,颜色红亮,口感Q弹,宁波人多少年没吃到过正宗的了吧?15慈城乌馒头

当地独有的点心20余年老店▼慈城的乌馒头在其他地方不多见,但在当地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最早是端午节女婿用来送去丈人家的,现在也是当地人的一种早餐。把熬好的红糖水倒进模具,面团发酵,然后上火蒸熟,变成一对一对口感软糯的乌馒头。本地人说,其实冷了会有嚼劲,更好吃。16吃客食堂

还不是老店性价比之王▼吃客食堂开张已有两年,本来是宁波吃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