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博物式赶海rdquo没 [复制链接]

1#
儿童会有有白巅峰吗 https://m-mip.39.net/nk/mip_7189490.html

编辑部有个传统,一到夏天,就想做与大海有关的专题策划。比如之前,我们做过“西沙”专题,做过“螃蟹”专题,还去福建霞浦做过“赶海”专题。今年夏天,我们也没闲着,跑到海南万宁和陵水,赶海的同时,顺道还把八月刊的专题策划做好了。先看看我们都收获了哪些神奇生物!

南海真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宝藏海,编辑们每天赶海,仅用一个抄网就收获颇丰。翻开8月杂志,你能看到苏编辑自制各种捕鱼装置,摄影师老唐月下与沙蟹赛跑,还有黑水摄影师张帆潜入万宁水下,他们都有怎样的收获,翻开杂志一探究竟吧!摄影/唐志远绘图/郑秋旸制图/苏义

在万宁,潮水退去时,礁石之间会形成一个个清澈的水坑——潮池,是我们赶海的主要阵地。

在这里,最常见的是黑吻宽齿雀鲷,常成群结队地出没在潮池中,多到不用动脑筋,直接用抄网捞几次就能成功捕获。但有的小鱼就聪明得多,一有动静立刻钻进石缝。这时就需要用点计谋。我们先在它的活动范围内,把抄网平放在水底,用沙子半埋起来。接下来只需耐心等待,一旦小鱼游到抄网上方立刻起网,这样就能捉到它。

杂志内页展示了我们的收获,我们特地找了专家,鉴定了鱼的种类。

摄影:唐志远

除了鱼,我们还遇到了很多蟹类。比如,东南沿海常吃的红星梭子蟹,这些家伙背上长了三个红点,特别好认。除了长相常规的,大家还看到几种骨骼清奇的。逍遥馒头蟹真是蟹如其名,圆滚滚的身材从正面看,还真像个发面馒头。最夸张的还是远海束颈紧握蟹,两个大钳子特别像自行车的车把,看着唬人,其实吃比自己速度慢得多的螺贝。

蟹类我们也请专家一一鉴定了种类,并讲述了它们的不同习性。

摄影/唐志远

虽然收获了这么多,但我们拍完照片之后。都将它们放归大海。除了用抄网捞,还有位厉害的苏编辑,居然自己动手织起渔网,编起渔篓,用这些家伙事儿捕起鱼来。至于成果如何?赶紧去买杂志看!

本期博物课堂,我们就请苏编辑分享一下,他试验过的各种海滨捕鱼大法,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听。

当我们在海边潮池里赶海时,苏编辑就在一旁辛勤地编渔篓、织渔网。摄影/唐志远

主讲人介绍

苏义

《博物》杂志美术编辑,“生存训练营”栏目、“赶海”系列策划执行者。

亲测“古法捕鱼”

8月1日(周日)19:30-20:30

博物课堂直播间

参与方式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