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空间、朋友圈被《你好旧时光》刷屏了。
温和的色调、细腻的情感、熟悉的学校和教室,无不勾起我们的回忆,引出我们的慨叹。一段段思故的文字伴着一条条感慨“人老莫修仙”的调侃,被翻炒在键盘上,跳跃在屏幕里。
“
谁没有记忆?
谁不会怀念?
”
旧时光是如此美好,就像被刻意删减后留下的明亮影像。
总会想起曾经教室里的白墙,或许会有一两个足球的黑印,令人想到楼道里笑闹的声音,笑声里,夹杂着篮球砸到楼板上的声音,咚咚的,直砸到人的心头。
仿佛在引诱着教室里的人儿。
电风扇一圈圈的转着,发出规律的嗡鸣,转啊转啊,似乎在一阵眩晕中回到了高中晚自习的夏夜,闷热的夜,成山的作业,伴着不知疲惫的蝉鸣,机械地转着的扇叶,仿佛仅仅只是一个梦。
教室的楼边有青绿的水塘,黑卵石砌成的池边小路上长着几簇碧色的苔藓,塘里的青蛙声似乎就回荡在耳边……
教学楼上贴着砖红色的瓷砖,爬山虎密密麻麻地布满整面墙,在夏天是明亮的的翠色,冬天则是棕色藤蔓上斑驳的点点红与*……
操场边上是一排法国梧桐,叶子拿着可以遮住人的脸,在秋天落下来变成金*的信笺,让人想在上面留下几行字迹。
用了经年的红色塑胶跑道有点发黑,白色的线迹是找人翻修时加上的。
放学后拖着朋友的手在上面走,单调的备考生活也能像浆果那样酸甜……
过去的时光化成风里飘雪的花,在记忆里发芽、绽放,那些红色的、绿色的,都是我们的青春年华。
然后,我们被时间推着、攘着,步入18岁,步入大学。
十八岁,似乎是一个神奇的年龄,似乎过了这个岁数,就代表了什么,哪怕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并没有完全长大。
我们在痛苦的成长中缅怀过去,崭新的离别总让人耿耿在怀。
上了大学,我们总是爱听着电台推荐音乐,刷到微博上一小段文字都能勾起忧郁,然后跑回被翻来覆去编排的青春题材影视剧里回忆。
又或许喜欢翻看网易云的神评论,然后飞速地把所有“扎心”的语句点赞。心有所感,立刻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