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怎么样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9/9376682.html 原创:小乔了不起频道
点击了不起频道星标我们
曾经,面朝大海想的是春暖花开、劈柴喂马。
自从看了渔民们的赶海视频,只想着今天又能从海里捞点什么吃。
这大概是云渔民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了。
什么?你还没看过赶海摸鱼的视频,那你很可能要被同龄“社畜”抛弃了。
.1.
赶海其乐
靠海而居与海为邻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借着短视频的东风,“赶海”成功出圈。
第一眼看是中央七台里《致富经》的土味画风,对身边刷赶海视频的朋友投去了鄙视的目光,再看就变成“真香”现场了。
捕鱼大佬静静看着,
鱼说我还能挣扎一会儿。
在青岛,落潮时可以钓蚬子,
铁钩在软泥中一起一落,
厚实饱满的蚬子管够。
这浑水里面你骗我有鱼?
大佬出手就知有没有,
在线展示「浑水摸鱼」的技术活。
在海滩上看到疑似熊掌脚印的纹路,
别怀疑下去就是一铲子,
大海螺没得逃。
渔民们操着方言口音带你面朝大海,挖钉螺、扒蛤蛎、铲蛏子、斗寄居蟹。
看他们满载而归,有时也和他们经历一无所获。
翻开石块、扒开淤泥,探寻海滩上的犄角旮旯。
隔着屏幕看到各类海鲜扑腾乱跳,被一骨碌装进篮子里,惊喜感与满足感不止一点点。
网友们还盘点了赶海界的四大天王——老四、阿烽、阿强、阿波(从左到右,上到下)。
他们的粉丝加起来早已超过百万,是真正的弄潮儿。
老四抓鱼不用网,拿着叉子就下海,妥妥的海王同款。这一叉子下去看着都痛,在睡梦中的鱼当场去世。
阿烽是好奇宝宝体质,什么破铁罐、废船舱都要淘一淘,有次就收获了两只大青蟹。
还有煮海鲜泡面的阿强和刚当上爸爸要出干活的阿波。
在网友眼中他们都是童年时代邻家的大哥哥,虽然啥都不懂,但有哥哥带着,总能发现好玩儿的。
.2.
赶海奥秘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最早阐述了潮汐涨落与月亮盈亏的联系,大自然潮涨潮落的奥妙滋养着靠海而居的人们。
有史料记载,远在先秦时期,渔民们就驾着小船在浅海地区活动了。
那时候他们就已经解锁了海鲜石板烧,蚌、蚬、虾、蟹……放在石板上拿火烤,不放调料,鲜味百分百保留。
在被围观的赶海视频中,渔民们也是现抓现吃,阿烽用刚从海里抓到的青蟹煲的粥不知道馋哭了多少人。
除了吃货本色代代相传,还有很多赶海人才知道的小窍门也一直被沿用。
比如用盐抓竹蛏,竹蛏适宜的盐含量是0.4%到2.8%,食盐放下去会改变竹蛏生活的环境,让它们跳出来;
还有通过海滩上软泥的痕迹,判断是否有螃蟹;
以及并不是潮水都退去了才开始赶海,退得不是很干的时候最好……
每一次赶海都像一次仪式,虔诚地默念着美好的期望,向大海出发。
.3.
大自然的陪伴
潮水涨退,12小时为一周期,一年四季都可赶海。
各地有自己特色的海产品,山东威海的花蛤、浙江象山的海鳗、大连旅顺的海瓜子……
接受大自然肥美馈赠的同时,赶海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海。
碰上排卵期的鱼或者年幼的小蟹,即使今天没有什么收获,也会放生;
作为海洋好公民,随手捡个垃圾更是不在话下。
靠海吃海的人们就这样保持着他们与大海的默契,繁衍生息。
随着赶海视频的火爆,去海边滩涂捉鱼拾贝成了不少人的假日选择。
蜂拥而至的游客不仅会在海滩上留下不少垃圾,更恶劣的影响是破坏到了鸟类栖息地。
一些候鸟没有足够的食物补给难以完成长途迁徙,生存受到威胁。
「海王」老四有次在视频中说,「我们虽然生活在底层,但是我们有大自然的陪伴比什么都好」
赶海需理性,我们娱乐消遣可能会对大自然造成创伤,切莫失了大自然的陪伴。
编辑/小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原标题:《画风土味、口音蹩脚、拿海王同款三叉戟收割百万粉丝,他们是真正的「弄潮儿」》